截至08月06日08时00分,共记录到余震59次,其中3.0级及以上余震1次:5.0-5.9级地震0次,4.0-4.9级地震0次,3.0-3.9级地震1次;3.0级以下余震58次:2.0-2.9级地震4次,1.0-1.9级地震35次,1.0级以下地震19次。
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(北纬37.16度,东经116.34度)发生5.5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公里。
震中位于平原县王打卦镇附近,地震发生后,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,按照《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》规定,启动Ⅲ级应急响应。省应急厅、省地震局、省消防救援总队、德州及平原党委政府等立即组建“省市县现场指挥部”,成立紧急救援、医疗救助、应急通信、交通运输、电力保障、治安维护等12个工作组。组织专业人员和各级干部对全县12个乡镇(街道)所有村进行了全面排查,同时对德州市全域进行排查。
现场指挥部要求,要全力及时救治受伤人员,进一步核查排查灾情,确保不漏一户一人;加强震情监测,做好趋势研判;加强值班值守,及时报送相关信息;做好救援队伍、物资准备;加强其他情况排查。
经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会商认为,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。
截至8月6日7时,震区共有126处房屋倒塌、21人受伤(德州20人,聊城1人)。目前震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,其他有关情况还在排查中。
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。目前,济南市暂无人员伤亡报告。
近十年来,山东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44次,其中3.0到3.9级36次,4.0到4.9级7次,5.0到5.9级1次,6.0级以上0次,此次山东平原5.5级地震是最大地震。
地震发生后,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、应急管理部作出部署,第一时间与国家地震局、地震台网中心和山东省应急管理厅、消防救援总队视频连线,调度了解震区情况,部署抗震救灾工作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、应急管理部决定启动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,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。
地震发生后,山东德州消防救援支队已前往震中救援。山东消防总队调派济南、泰安、滨州、聊城、搜救犬支队43车285人10犬集结到位,做好应急救援准备。其余11市地震救援专业队伍在各地预集结,进入应急状态。
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前往震中救援
山东省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15车、107人已前往震中救援。济南、泰安、聊城、德州、滨州等5个消防救援支队24车、236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及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已集结完毕。

8月6日,应急救援人员在平原县王打卦镇集结。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
山东德州平原县发布紧急停气通知:本次地震对全县部分燃气管网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,为确保平原县燃气安全,对全县天然气进行紧急停气。恢复通气时间另行通知。
因管道内存有部分天然气,在此期间,全体燃气用户不要使用尝试使用燃气灶具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。
8月6日10时,受德州平原地区地震影响,为确保旅客列车安全,国铁济南局管内京沪高铁、济青高铁、石济客专等线路部分区段采取限速运行措施,途经列车不同程度晚点。相关列车信息将通过站车随时公告。
截至发稿,国铁济南局8月6日G1048、G169、G1054、G205、G1076、G103、G39、G134、G171、G186等,8月7日G170、G1045、D1638/5、D5321等多趟列车停运。
8月6日北京南站始发G103次、G171次、G2551次、G1083次、G45次、G1次、G173次、G201次、G105次、G2553次、G107次、G1099次、G1061次、G887次、G109次、G177次、G31次、G3次、G203次、G197次、G111次、G179次、G2555次、G113次、G1085次、G261次、G321次、G33次;天津西站始发G441次;沧州西站始发G3681/4次列车停运。
8月6日途经石济客专(石家庄至济南)的D1661次、D1621次、G375次、D1611次、G2074/5次、G2070/1次、D1601次、D1634/1次、G2815次、D1650/47次、D1623次、D2780/77次、D1666/3次、D1670/67次、D1654/1次、G1864/1次、G3683/2次、D1642/39次、D1676/7次、D1603次、D1615次、G2056/7次、D1672/3次、G377次、G2096/3次、D1625次、G2088/9次、D1646/3次、G1832/29次列车停运。
铁路部门提醒,列车停运、折返、晚点等具体信息,请以站车公告为准。已购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,可于票面乘车日期起30日内(含当日)在互联网办理退票,或持购票时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专窗退票(已打印报销凭证的请将凭证交予车站窗口工作人员),以上均不收取手续费。铁路部门将继续关注地震带来的影响,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,切实保障旅客安全。
山东全省水利工程运行正常
未接到险情报告
地震发生后,山东省水利厅立即作出安排部署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巡查监测,并连夜调度有关情况,派员赴一线查看工程情况。目前,全省水利工程运行正常,未接到险情报告。8月6日,山东省水利厅印发《关于立即组织开展震后水利工程风险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》,确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利工程风险隐患排查。
《通知》要求,要立即排查隐患,及时消除整治。各地要迅速组织开展震后排查,特别是重点工程、关键部位和薄弱堤段要加密观测巡查,发现险情隐患及时上报并第一时间处置。德州、济南、泰安、聊城、滨州等五市水利部门要迅速成立工作专班,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水库、水闸和堤防工程风险隐患全面排查,精准掌握震后水利工程风险隐患情况。要逐工程开展排查,重点检查水库大坝、堤防工程及穿坝(堤)建(构)筑物是否存在沉降、开裂等现象,水库排空设施、闸门启闭装置运行是否正常,水库大坝、近坝岸坡、放水洞和水闸闸室、堤防堤身是否有渗漏现象。发现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,及时消除隐患;对不能立即完成整改的问题,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,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,确保工程安全。
《通知》强调,要加强巡查值守,确保度汛安全。要逐库完善并落实病险水库限制运用措施,严格执行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要求。要督促指导小型水库防汛“三个责任人”全部上岗到位,加强水库大坝、水闸和堤防工程巡查值守,特别是持续高水位运行的水库、正在行洪的河道,要加密巡查频次、加强监测预警,做到险情早发现、早处置。遇紧急情况,要严格落实应急预案要求,做好应急处置并按程序及时上报,要第一时间向下游相关地区发布预警,迅即组织转移受威胁群众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。
地震发生过程短暂
但破坏力极强
只有掌握正确、科学的避震方法
才能尽量将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
一旦发生地震
该如何自救和互救呢?
这段地震应急指南
自救、互救技巧
请家长带小朋友一起学习
◆ 寻找掩护,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。学会利用写字台、桌子底下的空间,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,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。
◆ 如若身边没有这样的遮蔽物,可以用双臂护住头部和脸部,蹲在房间的角落。
◆ 如正好躺在床上,不要随意移动,用枕头和被子护住头部,若床上有吊灯则要赶紧撤离。
◆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,要注意远离建筑物、大树、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,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,用双手护住头部原地等待。
◆ 如若不幸被掩埋,不要随意移动,稳定好自己的情绪。
◆ 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,因为大声呼救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。
◆ 不要盲目逃离建筑物:地震预警时间短,加之房体受损、门窗变形,逃出建筑物并不容易,并很有可能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余震陷入危险之中。
◆ 不要选择跳窗逃生:跳窗本身很危险,若遭遇余震,生还的可能更低。
◆ 逃生时不要推搡:逃生时互相拥挤,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将是二次伤害,十分危险。
◆ 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:地震时电梯有可能极速下落。
◆ 不要藏在天桥或雨棚下:地震时这些遮蔽物极容易坍塌。
◆ 余震:大地震之后,随之而来的是余震。余震的持续时间很长,可能是几小时、几天,甚至几个月。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要以为地震过去了就万事大吉。
◆ 滑坡、泥石流:地震若发生在山区,容易引发滑坡与泥石流。
◆ 火灾:地震爆发后,大地发生了多次晃动,可能会导致煤气管道爆裂,电线短路,引发熊熊大火。
◆ 海啸:沿海地区若发生地震,极有可能引发海啸。同样的道理,蓄水区域(水坝等)发生地震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水灾。
地震时要怎么做?

来源:央视新闻、中国地震台网速报、北京铁路、中国新闻网、新华社、大众日报、应急管理部、首都教育、山东教育电视台等